每年小班新生入园都是一场未知的博弈。在疫情下开园,在各种防控措施下的入园生活等等这般都是我们要面临的新情况、新挑战。开学至今已经快两个月了,往年的“哭海”一片今年消失了;往年的“分离”大战今年没有了。在新生入园适应的乐段里,北航幼儿园奏响的是协奏曲、是摇篮曲。
一、细照顾
1、云端家访,未谋面先相识。
开园前一周小班部的每一位老师都与新生家庭进行多对一、点对点的家访。针对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、性格特点、现阶段发展水平、家长的教养方式,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提问,通过与幼儿和家长云端面对面的沟通,基本对幼儿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。同时通过家长语言及微表情,了解他们的担心和焦虑。我们针对幼儿自理能力、性格特点、兴趣爱好,教养类型、家长焦虑等等问题,进行整理和分类,为后续入园适应提前做好准备。
2、特殊需要,制定方案细分析。
(1)轻松如厕,降低焦虑。
通过家访,我们了解到,班上还有幼儿平时还带着纸尿裤,大便也要拉到尿不湿里,入园后,通过观察,老师们发现孩子们在小便前会有一些微动作(比如突然急促跺脚、捂住下体、突然不动了)微表情(突然焦虑、面部表情凝滞)、结合时间进行判断。需要提醒他们或者直接带他们到卫生间去。及时表扬他们没有尿裤子。并提出如果你能主动告诉老师就更好了。在入园两周的时间里我们基本掌握这四个孩子的排便规律,现在他们在园排便心情比较放松,基本上适应了在园的生活。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,通过观察幼儿的微动作,微表情,识别幼儿的需求,帮助幼儿适应在园的生活。
(2)哭闹追踪,解决问题。
因疫情防控,园里采取分时段小班额入园。B班是下午2:40来园,因此有的幼儿就会在入园后哭闹不止,情绪不稳定。通过了解,家长说,孩子在家三点多才睡,入园的时间正好是孩子午休的时间。于是我们将孩子的入园时间调整到上午。调整到上午之后,孩子的情绪好了很多。一切从幼儿出发,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,追踪并解决幼儿哭闹问题是我们教育者的初心。
(3)尊重习惯,逐步改进。
喝水是保卫幼儿健康的途径之一。在幼儿园喝水都用小杯子,但是有的幼儿在原生家庭中习惯用吸管喝水,面对在园喝水环节使用的小水杯,不习惯的孩子特别排斥。只要看到小水杯就会大哭大闹,让老师们束手无策。老师们利用离园后一对一电话联系的方式指导家长,允许孩子带几天吸管杯过度。同时指导家长在家通过游戏的方式,少倒、多添,让幼儿逐渐学会使用小水杯饮水,逐渐摆脱了吸管杯。通过两个星期家园的配合和不断跟进指导,孩子终于能够完全接受小水杯。老师们在实践后总结道:要尊重孩子原有习惯,习惯培养不能一刀切,需要循序渐进。
(4)正向引导,及时鼓励。
幼儿的在园表现直接反应家庭养育的结果,老师们在入园后的观察中发现,有太多的孩子不能主动进食,食物摆在面前不喂就一口也不吃。通过家园互联,了解到这样的孩子是家里人比较多,除了父母,姥姥,大姨、还有保姆。喝水、吃水果、吃饭全都有家里人安排好,不管孩子需要不需要直接喂到他嘴里。没有给孩子练习表达自己需求的机会,因此生活自理上很被动。经过一个月的调整,经过对家长教育和在生活中的指导,家长越来越尊重孩子的需要,越来越放手,给幼儿主动表达需求的机会,逐渐的孩子能主动端杯子喝水了,进餐也主动了很多。
二、协奏曲
1、难解问题,借力家长。
入园晨检对有的幼儿来说就是一个大大的难题。因为园里晨检工作由保健医进行,于是我们向家长们推送由教师制作的入园晨检的微视频,建议父母在家中反复播放给孩子们看。并指导父母以游戏化的方式开展家庭晨检游戏,爸爸妈妈互相检查,让孩子看到张开嘴巴检查没有什么可怕的,鼓励孩子模仿大人的晨检行为,进行亲子间互相检查口腔的优秀,孩子渐渐放松了焦虑的情绪。经过一周的练习,终于能够配合大夫顺利晨检了。这一经过证明,我们把晨检等环节做成视频,是非常有必要的,确实对指导家长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2、一日一会,梳理问题。
A、B班小班额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、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孩子、发现孩子,关心和关注孩子们的需求。孩子离园后,我们根据孩子们当日在园的情况,及时调整班级工作,空间安排怎样更加合理?教师站位怎样更加合适?根据幼儿自理能力过渡环节怎样分组?进餐座位怎样安排更加合理?今天哪些孩子需要与家长进行重点沟通,沟通的内容等等。班级会议后,我们马上与家长电话或者微信沟通今天孩子在园的情况,从情绪,生活,活动参与几个方面进行沟通,家长每天都可以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。
三、慢节奏
1、理念上的“慢”,带来了快乐。
之前我们的小班入园方式采取的是亲子适应日或者适应周,幼儿入园后的分离焦虑时间较长,相信很多在一线的老师们都有过这种感受。今年的疫情,真的是让我们大家“慢”下心来,让孩子感受教育的快乐,感受在园的快乐,这种快乐是双向的,当孩子感到快乐的同时,我们也感到了幸福,当孩子感到幸福的时候,我们的幸福将是几十个孩子的幸福的总和。”所以说“慢”教育的双向幸福,也是“慢”教育的双向快乐。
2、时间上的“慢”,带来了健康。
这次入园分阶梯式的入园。从一小时开始,到每周两小时、每周三小时、半日、再到大半日,最后到全天。孩子们在这过程中,尽快地优化着自己的适应方式,“慢教育”发挥着积极的作用,满足了幼儿健康成长的需求,分离时间逐渐增加,大大降低了孩子心理的焦虑,焦虑程度降低了,孩子们的免疫力增强了,发病率降低了,分阶梯式入园的快乐,带给孩子们身心的健康。
3.心理上的“慢”,带来了安心。
(1)师幼比的降低,幼儿得到更多关注。
A、B班小班额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细致和细腻,留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,更好地缓解孩子们入园的情绪。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、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孩子、发现孩子的微动作、微表情,孩子们在心理上、生理上都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关注。
(2)家长不再焦虑,幼儿更期待来幼儿园。
以幼儿获得快乐体验为第一出发点。幼儿在园习得快乐情绪,回家分享快乐体验,家长反馈幼儿期待来园。老师们的细照料让家长更加放心幼儿在园的生活。云看视频让家长更加了解园里的一日生活内容,教师的每日播报再家长群里让家长更加了解慢教育的含义,和延伸到家庭的指导内容。
①阶梯入园缩短了家长与幼儿分离的时间。
②师幼比例降低了家长的焦虑。
③通过多对一、点对点的家访,了解家长对幼儿园后的焦虑点。
④提供方法有效指导家长缓解焦虑:特殊关注的孩子(4个纸尿裤拉尿的幼儿)入园前一周指导家长进行调整,建议取掉纸尿裤,每约半小时左右提醒一次,饭前、睡前提醒小便,及时鼓励孩子有小便说出来,逐渐摆脱纸尿裤。
做有准备的教师,从容的心态让快乐传递。幼儿园在开学前为开园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,为老师们创设了良好的心理准备,为老师们减轻了很多的心理压力,让老师以“舒适从容”的心态开展工作,最终受益的是孩子和家长。